北京代写商业计划书-文化传媒项目


  (一)文化产业

  (1)文化产业概论

  文化产业(Culture Industry)生产和提供精神文化产品,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,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,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、音乐创作、摄影、舞蹈、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。是通过各种传媒来进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,是通过传媒看世界。文化传媒包括:新闻出版、音像影像、影视广播、电视电影、文艺表演、博物馆、图书馆、网络文化、休闲娱乐、工业美术等多种形式。

  在移动互联时代,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竞争,越来越转向文化竞争,文化竞争已经成为国与国竞争较量的重要领域。各国政府努力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,提升本国文化传播实力。文化以价值观、世界观、人生观为核心,推动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,是社会凝聚力的主要来源,文化安全状况对经济发展、政治进步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(2)文化产业发展趋势

  数字文化:随着数字技术、VR、AR、3D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快速发展,数字化视频、图片、文字、信息等采集、处理、存储和传播加快,依托在线文化平台和短视频媒体平台,实现文化传播,为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。

  跨界融合:文化产业内涵是文化,外在形态是产业,产业融合是其核心。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,不断广泛和深入,形成跨界融合的态势。例如,“文化+美食”、“文化+旅游”、“文化+影视”、“文化+娱乐”、“文化+科技”等,为文化产业带来新收入。

  走向世界: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。随着全球化、数字化发展,文化产业也在加速国际化,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开始走出国门,参与国际市场竞争,带动外国人学习本国文化,甚至形成文化共识和民族共识。

  多元发展:生活多样性,要求文化多样性,任何群体都可以形成独特的文化和消费,文化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,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也在朝着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。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注重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,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选择。

  (3)文化产业市场规模

  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总体平稳,生产经营规模持续扩大,新业态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,资产总量、利润总额、投资规模保持增长。

  2022年,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65502亿元,增长1.0%。

  (4)文化产业政策

  2017年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》《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》等法律法规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,进一步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,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、网信管理体制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主体责任等作出了规定,对通过互联网站、论坛、博客、微博客、公众账号、即时通信工具、网络直播等形式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,进行统一的规范和管理。

  2018年,国家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定;2018年2月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《微博客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;2018年8月,全国“扫黄打非”工作小组办公室、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公安部联合发布《关于加强网络直播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》;2018年12月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《金融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,明确了金融信息服务提供者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、法定特许或者应予以备案的金融业务应当取得相应资质,并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等。

  2021年5月,文化和旅游部印发《“十四五”文化产业发展规划》(文旅产业发〔2021〕42号)提出:抓住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机遇,提升文化装备水平,加强文化产业数据中心、云平台等“云、网、端”通用基础设施建设。培育线上演播、沉浸式体验、数字艺术展示等产业各100个项目。

 

  我们拥有大量文化传媒、数字文化产业园、国际文化交流、文化创意产业基地、影视剧拍摄、广告媒体、户外广告、影视基地、新闻出版、文艺表演、夏季音乐会、体育竞技表演、工艺美术商城、博物馆、文化小镇、教育培训基地、红色旅游基地、休闲娱乐、网络文化、网络视频等项目经验。

  另外,我们还具有大量高等学校(商学院、公司治理学院、艺术大学等)、职业院校(音乐学院、舞蹈学院、体育学院、大健康学院、老年大学、中小学、幼儿园等)、教育培训机构(英语培训、国学培训、音乐培训、舞蹈培训、体育培训、美术培训、计算机培训、早教中心等)等项目经验。